最近我读了一本从日本视角看中国近代史的书,名叫《末代王朝与近代中国》。说来惭愧,这居然是我读的第一本另一种视角的中国近代通史。许多段落读着读着,我都要放下书想想,再搜一下里面提到的不熟悉的人名,看完又要缓好一阵子。
一大感受就是,中国近代史这种复杂的历史时期是多面的。参与的人太多了,各方的诉求和思想都不一样,看到的和理解的也都不一样。过去我只看到了一面之词,要理解这段历史还远远不够。这还是我相对最熟悉的一段历史,其他地区就是文盲。
另一个感受是,身在历史中的人,哪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呢。很多人上个月人生巅峰,下个月就身首异处,电光火石之间,一连串的大事就发生了,世界也随之巨变,普通人也许要过一段时间才意识到,但是也没法阻挡变化侵蚀自己的生活。
那些深处漩涡中心的人,又有多少历史的自觉呢?那关键的行动人,在偶然的时间打响第一枪的人,有多大的偶然性?1917年登上火车去俄国的列宁,对未来有怎样的规划呢?或者他们就像Hamilton唱的那样,I am not throwing away my shot!
不知道为什么,我觉得当下的比特币和1917年的列宁有诸多灵魂相通之处。前路是不确定的,理想是宏大的,原有秩序都在解体。
@王超:在技术进步的编年史上,很少能看到两种先锋力量的交汇轨迹。当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精神和人工智能对自主性的追求融合在一起,会创造出一种独特的叙事。大量新用户(AI Agent)和新场景即将进入加密世界中。
@张卓:较为全面地讨论了 Ethereum Validator 数量问题。有助于理解近期关于 Lido 的争议。也有助于理解未来可能的 single slot finality 演进。这篇文章之外,galaxy research 有不少博文都质量不错,值得细看。
@阿剑:一个得到了很多关注的想法。通过比特币脚本实现 “与非门”,然后将任何计算分拆成这样的与非门,进而为每一个与非门建立 “挑战-应答” 机制,从而利用比特币脚本迫使双方对某一组计算的结果达成共识。非常有趣而且也非常大胆的想法,但还不太实用,有相当大的优化空间。更像一个概念验证项目,展现了比特币脚本研究多年积累的成果。
@空岛:这篇文章用借助zk hunt游戏为案例具体讨论了在onchain game中利用ZK技术实现非对称信息的各种实现。
@Kurt Pan: 推荐两款好看的字体吧,英文使用Comic Mono,中文使用霞鹜文楷(按此先后顺序可同时使用)。在你平常进行文字工作的所有地方配置好自己喜欢的字体,是一件心情愉悦的事。心情愉悦就是一切,高效率只是副产品。